•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家还在搜
  • 标准Wishbone协议:流水线Wishbone协议

    注意3.30:在总线周期期间置位ERR_I信号,会立即结束该周期,意味着从机通知主机在该周期期间发生了错误。当从机逻辑电路检测到错误,便会置位ERR_I信号。例如,如果从机使用了奇偶校检,当发生错误时,从机便会通过ERR_I做出反应。

    2018-07-12 08:38

  • Wishbone总线的主要特征概括

    在以上介绍的三种总线中,CoreConnect虽免费不过需要IBM 公司许可,ARM 没有明确的正式说法,可能也会免费,而Wishbone 是绝对免费的。三种总线都是同步的总线,使用时钟上升沿驱图7 8-bit SLAVE输出端口动和采样信号。

    2018-08-11 09:14

  • Wishbone部分地址译码的实现

    Wishbone部分地址译码的实现如图26所示。对于图中所示IP核,我们假设其只有4个地址,对应4组寄存器。地址译码器首先译码出其地址并给出选择信号,该选择信号与共享总线的STB_O相与输入到IP核的STB_I。而地址总线的最低2位被直接连接到IP核,IP核再根据这两位译码出当前操作选中的是具体哪个寄存器。

    2018-08-05 08:44

  • Wishbone一般总线规范的共同特点

    支持用户定义的标签。这些标签可以用于为地址、数据总线提供额外的信息如奇偶校验,为总线周期提供额外的信息如中断向量、缓存控制操作的类型等。Wishbone规范只定义标签的时序,而标签的具体含义用户可自行定义。支持用户定义的标签是Wishbone规范区别与其他片上总线

    2018-07-06 08:07

  • 一个简单的Wishbone从设备的RTL代码

    前文曾经指出,Wishbone总线规范是"轻量级(Lightweight)"规范,它实现起来非常简单紧凑,接口需要的互联逻辑非常少。这里给出一个Wishbone从设备的一个例子,如图21所示。该从

    2018-07-31 09:11

  • Wishbone总线的突发结束

    在时钟上升沿1,主设备将DAT_I()采样完成整个突发读操作,同时主设备将新地址信号放到地址总线ADR_O()上,将新数据信号放到数据总线DAT_O()上,将WE_O置为高表示写操作,CTI_O()置为3’b111表示本次写操作只进行一次。由于从设备根据CTI_O()为3’b111知道整个突发读操作结束,而不了解主设备将发起写操作,因此将ACK_I置低。

    2018-07-26 09:01

  • Wishbone寄存反馈周期结束方式方式

    不支持CTI_O()的主设备必须将该信号置为3’b000或者3’b111,这两个是等价的。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支持这些突发模式中的一部分,对于不支持的突发模式,主设备必须将CTI_O()置为3’b000,从设备必须将CTI_I()理解为3’b000。

    2018-07-25 08:56

  • Wishbone规范支持的互联类型有几种?

    十字交叉互联方式较共享总线互联方式略复杂。共享总线互联方式在任一时刻只允许最多有一对主设备和从设备通过共享总线进行通信,而十字交叉互联方式最多同时允许超过一对的主设备和从设备对同时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当然,在十字交叉互联方式中,一个从设备在任一时刻只能与一个主设备进行通信,两个主设备不能同时访问同一从设备。

    2018-07-08 09:08

  • Wishbone总线周期之复位操作

    规则3.20:以下主机信号必须在RST_I置位(变为1)后的第一个时钟上升沿复位(变为0),直到RST_I被复位(变为0)后的第一个时钟上升沿到来:STB_O,CYC_O。所有的其他主机此时不能操作这些信号,以响应复位周期。RST_I被复位(变为0)后的第一个时钟上升沿到来后,主机接口的STB_O和CYC_O信号可以被立即置位(变为1)。

    2018-07-11 09:07

  • Wishbone总线的异步周期结束路径

    在图25的上升沿1,主设备发起操作,在上升沿2,从设备将ACK_O置高,在上升沿3,从设备知道主设备将发起新的操作,于是将ACK_O继续置高。因此, 3个时钟周期就完成了2次操作,而不是原来大的4个时钟周期,于是吞吐量提高了25%。一般的,改进后,N次操作需要N+1个时钟周期,而不是2N个时钟周期,吞吐量改善为(N-1)/N%。

    2018-07-24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