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家还在搜
  • 通过磁珠解决RGMII延时不够案例

    本案例描述了一个由于CPU和PHY之间RGMII时序不满要求导致通信异常问题,最后通过电感材料(磁珠)对信号相位的移位特性来改变信号延时,从而解决RGMII信号延时不够的案例,实验结果通过。

    2024-01-05 09:47

  • Xilinx的RGMII 的PHY层逻辑设计详解

    今天讲解是RGMII的FPGA设计。因为这边文章主要是用XILINX的约束工具,所以标记为XILINX,其实你用altera平台也可以的。设计分为2部分,一部分讲解MDIO操作和IEE802.3寄存器要求。另外一部分主要讲解PHY层的软件设计。

    2018-07-02 04:41

  • RGMII接口布线经验

    网络设备一定离不开MAC和PHY,有MAC和PHY的地方就有相应的接口,无论看得见或者看不见,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在以太网中,这个接口就是介质无关接口,英文称为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简称MII。MII适用于百兆网络设备,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走线很多,于是就出现了RMII,即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在MII的基础上减少了一半的数据线。

    2019-06-22 09:51

  • 基于RGMII接口的88E1512搭建网络通信系统

    网络通信中的PHY芯片接口种类有很多,之前接触过GMII接口的PHY芯片RTL8211EG。但GMII接口数量较多,本文使用RGMII接口的88E1512搭建网络通信系统。这类接口总线位宽小,可以降低电路成本,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更广泛。

    2019-05-18 09:39

  • ZC706千兆网测试(ZYNQ,FreeRTOS,Echo,lwIP,TCP,RGMII

    ARM端配置如下图所示,以5处的ARM-A9为核心,使用1处的UART1打印调试信息,使用2处的网口0进行以太网通信,使用3处的AXI GP(General Port)Master通用主设备接口连接PL端的AXI GPIO

    2023-10-16 16:43

  • 以太网各种网络总线介绍

    本文主要介绍以太网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即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和PHY(物理层)之间的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媒体独立接口),以及MII的各种衍生版本——GMII、SGMII、RMII、RGMII等。

    2023-04-28 09:43

  • MIMXRT1176AVM8A 1G以太网网络性能测试

    之前使用I.MX6Q/I.MX6Q(imx_3.0.35_4.1.0), 1GB RGMII 以太网测试性能大概 495Mbits/sec, 如下是iperf测试过程。

    2022-11-09 10:48

  • 基于Cyclone IV系列FPGA实现X射线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

    本文设计的X射线采集传输系统的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硬件包含三个部分,X射线探测器模块、FPGA数据采集模块和千兆以太网RGMII数据传输模块。

    2020-07-14 17:24

  • RK3036嵌入式芯片参数介绍

    Dual-core Cortex-A7 up to 1.0GHz Mali-400MP GPU DDR3/DDR3L 1080P H265/H264 BT.709 USB 2.0 HDMI 1.4 with HDCP 1.3 Audio DAC/CVBS/RGMII

    2019-10-24 16:50

  • RK3128嵌入式芯片参数介绍

    encoder TS in/CSA 2.0 USB 2.0 HDMI 1.4 with HDCP 1.3 Audio DAC/CVBS/RGMII

    2019-10-25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