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全部板块
    • 全部板块
大家还在搜
  • 5G技术将给无线通讯带来巨变

    未来已然在目,只在于我们放眼何方。上海的长寿路上,目光敏锐的人会发现一座办公楼的楼顶架着奇怪的矩形物体:由128条微型天线组成的设备。在曼哈顿,行人会瞥见摄像头般的装置立在支架上,不但会猛然转动,而且在本应是镜头的位置有奇怪的角状突出。该装置向建筑物发射窄束无线电波,经过反射的电波可以传给接收器。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在英格兰吉尔福德(Guildford)的校园内分布着44台天线,形成一套虚拟的无线基站,供手机使用。

    2019-07-11 06:12

  • 测量组合电路面积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嗨,我对此很新......但是嘿......我尽我所能学习......我想知道测量组合电路面积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该区域是否会用LUT表示?..我认为顺序电路的区域用Slice寄存器表示?还是FF?哪一个是正确的?我正在尝试不同设计方法的效果......所以...我确实制作了自己的图形,以便更好地掌握所收集的数据(最后,视觉学习是为我们人类学习的最佳方式)。 ...因此......为了公平地表示一种方法或另一种方法对组合乘数面积的影响与对流水线乘法器面积的影响,需要将这种比较表示为LUTs与Slice寄存器?或LUT与LUT?应该是哪一个?问候,亚历克斯以上来自于谷歌翻译以下为原文Hi, I'm kind of new to this...But hey..I do my best at learning ... I was wondering what would be the best way to measure the area of a combinatorial circuit...., would that area be expressed in LUT's? ..And I suppose that the area of a sequencial circuit is expressed in Slice Registers? Or FF? which one is that correct? I'm experimenting with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sign methodologies...and so...I do make my own graphics 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gathered data (at the end visual learning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for us humans).... therefore....in order to make a fair representation of the effects of one methodology or another on the area of a combinatorial multiplier vs. effects on area of a pipelined multiplier would require to represent this comparison as LUTs vs Slice Registers? or LUTs vs LUTs? Which one should be? Regards,Alex

    2019-02-13 10:08

  • 5G毫米波引爆的频带战争介绍

    无线设备数量与其消耗的数据量每年都以等比级数增加——年复合成长率(CAGR)达53%。当这些无线设备创造并消耗资料时,连接这些设备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也必须随之演进,才能满足成长的需求。3GPP定义三种高阶5G使用案例(图1)的目标是随时随地提供可用的移动宽带数据,然而,仅仅提升4G架构网络的频谱效率,并不足以提供所需数据速率的步阶函数。有鉴于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究更高的频率,希望得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早期在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作业的结果相当良好,因此世界各地的无线标准组织皆重新调整研究重点,以便了解新一代5G无线系统如何整合,以及从运用这些新的频率与较高的带宽中受益。图1:3GPP与IMT 2020所定义的三种高阶5G使用案例*

    2019-07-11 06:20

  • 请问FPGA在人工智能时代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什么是暗硅效应  FPGA:解决暗硅效应的有效途径  使用FPGA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什么是Catapult项目  脑波项目与实时AI  评价实时AI系统的主要标准  AI未来的发展路在何方?

    2020-11-26 06:36

  • [长篇转载]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

    ```在网上看了一篇人工智能的文章,感觉启发很大。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所以想转载到论坛,可以和坛友一起讨论一番。篇幅过长,会用连载的模式。你相信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地位吗?地球的主宰一定是生物?你希望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吗?……正文: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上面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请耐心的看完本文再发表意见。这篇翻译稿翻译完一共三万五千字,我从上星期开始翻,熬了好几个夜才翻完,因为我觉得这篇东西非常有价值。希望你们能够耐心读完,读完后也许你的世界观都会被改变。======================内容翻译自http://waitbutwhy.com原文地址: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和翻译者 知乎 @谢熊猫君=======================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 – Vernor Vinge如果你站在这里,你会是什么感觉?看上去非常刺激吧?但是你要记住,当你真的站在时间的图表中的时候,你是看不到曲线的右边的,因为你是看不到未来的。所以你真实的感觉大概是这样的:稀松平常。-------------------------------遥远的未来——就在眼前想象一下坐时间机器回到1750年的地球,那个时代没有电,畅通通讯基本靠吼,交通主要靠动物拉着跑。你在那个时代邀请了一个叫老王的人到2015年来玩,顺便看看他对“未来”有什么感受。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了解1750年的老王内心的感受——金属铁壳在宽敞的公路上飞驰,和太平洋另一头的人聊天,看几千公里外正在发生进行的体育比赛,观看一场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演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长方形工具把眼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生成一个地图然后地图上有个蓝点告诉你现在的位置,一边看着地球另一边的人的脸一边聊天,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别忘了,你还没跟他解释互联网、国际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核武器以及相对论。这时候的老王会是什么体验?惊讶、震惊、脑洞大开这些词都太温顺了,我觉得老王很可能直接被吓尿了。但是,如果老王回到了1750年,然后觉得被吓尿是个很囧的体验,于是他也想把别人吓尿来满足一下自己,那会发生什么?于是老王也回到了250年前的1500年,邀请生活在1500年的小李去1750年玩一下。小李可能会被250年后的很多东西震惊,但是至少他不会被吓尿。同样是250来年的时间,1750和2015年的差别,比1500年和1750年的差别,要大得多了。1500年的小李可能能学到很多神奇的物理知识,可能会惊讶于欧洲的帝国主义旅程,甚至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也会大大的改变,但是1500年的小李,看到1750年的交通、通讯等等,并不会被吓尿。所以说,对于1750年的老王来说,要把人吓尿,他需要回到更古老的过去——比如回到公元前12000年,第一次农业革命之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城市,也还没有文明。一个来自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类,只是当时众多物种中的一个罢了,来自那个时代的小赵看到1750年庞大的人类帝国,可以航行于海洋上的巨舰,居住在“室内”,无数的收藏品,神奇的知识和发现——他很有可能被吓尿。小赵被吓尿后如果也想做同样的事情呢?如果他会到公元前24000年,找到那个时代的小钱,然后给他展示公元前12000年的生活会怎样呢。小钱大概会觉得小赵是吃饱了没事干——“这不跟我的生活差不多么,呵呵”。小赵如果要把人吓尿,可能要回到十万年前或者更久,然后用人类对火和语言的掌控来把对方吓尿。所以,一个人去到未来,并且被吓尿,他们需要满足一个“吓尿单位”。满足吓尿单位所需的年代间隔是不一样的。在狩猎采集时代满足一个吓尿单位需要超过十万年,而工业革命后一个吓尿单位只要两百多年就能满足。未来学家Ray Kurzweil把这种人类的加速发展称作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规律,是因为一个更加发达的社会,能够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更强,发展的速度也更快——这本就是更加发达的一个标准。19世纪的人们比15世纪的人们懂得多得多,所以19世纪的人发展起来的速度自然比15世纪的人更快。即使放到更小的时间规模上,这个定律依然有效。著名电影《回到未来》中,生活在1985年的主角回到了1955年。当主角回到1955年的时候,他被电视刚出现时的新颖、便宜的物价、没人喜欢电吉他、俚语的不同而震惊。但是如果这部电影发生在2015年,回到30年前的主角的震惊要比这大得多。一个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回到一个没有个人电脑、互联网、手机的1985年,会比从1985年回到1955年的主角看到更大的区别。这同样是因为加速回报定律。1985年-201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要比1955年-198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要快,因为1985年的世界比1955年的更发达,起点更高,所以过去30年的变化要大过之前30年的变化。进步越来越大,发生的越来越快,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会很有趣对吧?未来学家Kurzweil认为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按照2000年的速度只要20年就能达成——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他认为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几十年之后,我们每年都能达成好几次相当于整个20世纪的发展,再往后,说不定每个月都能达成一次。按照加速回报定,Kurzweil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如果Kurzweil等人的想法是正确的,那2030年的世界可能就能把我们吓尿了——下一个吓尿单位可能只需要十几年,而2050年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未完待续……)```

    2016-03-02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