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WebRTC整体架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021-06-15 06:15
本文研究了中频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基于FPGA的通用硬件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PC机下载软件,实时实现了软件无线电中频至基带的波形处理和多种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
2021-04-29 06:27
现代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从数字化走向软件化。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掀起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它已经成为目前通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9-08-30 07:58
一、 引言 现代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从数字化走向软件化。软件无线电的出现掀起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它已经成为目前通信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所谓软件无线电,是指构造一个通用的、可重复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其工作频段、调制解调方式、业务种类、数据速率与格式、控制协议等都可以进行重构和控制,选用不同的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无线电台,其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和D/A变换器,并尽可能地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1]。 软件无线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军事上,不但可以解决不同无线设备间的互连互通,而且还可以现场开发新波形。在商业方面,可实现移动通信的无缝接入和完全自由的个人通信,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和降低运营商的成本,现已成为3G和4G所采用的一项关键技术。 本文研究了中频软件无线电的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基于FPGA的通用硬件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PC机下载软件,实时实现了软件无线电中频至基带的波形处理和多种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
2019-05-28 06:39
当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第三代,3G系统进入商业运行一方面需要解决不同标准系统间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3G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升级能力。软件无线电技术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作为3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两个主要标准,W-CDMA和CDMA2000都采用码分多址接入方式,且具有信道带宽宽、数据速率多样且支持高速率,不同业务采用信道编码不同等共性;同时,这两种标准之间在码片速率、信道带宽和信道选择码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方面以及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在3G中将采用的智能天线技术(Smart Antenna)、多用户检测技术(MUD)等,使得软件无线电技术在3G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以实现CDMA2000(含IS-95)和W-CDMA双模软件无线电系统为例,针对3G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分析3G中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可行性及实现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讨论是在传统的流水线结构上进行的,首先讨论传统单用户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实现问题,然后讨论卷积码、Turbo码译码的软件实现,最后讨论智能天线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在软件无线电实现中所面临的问题。多种3G移动通信标准的加入使得本来已经十分庞大的移动通信标准族变得更加繁杂。从近期发展上看,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解决不同标准的兼容性,为实现全球漫游提供方便;从长远发展上看,软件无线电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具有可以根据无线电环境变化而自适应地配置收/发信机的数据速率,调制、解调方式,信道编、译码方式,甚至调整信道频率、带宽以及无线接入方式的智能化无线通信系统,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频谱资源,在满足用户QoS要求的基础上使系统容量最大。当然,实现这一美好目标有待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019-05-28 06:16
传统基于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应用常常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控制器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大量数据运算任务的需求,增加DSP协处理器成为很多方案的不得已选择。而另一方面,尽管当前DSP处理器通常都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然而系统必要的控制功能是DSP所不擅长的。什么是数字信号处理器性价比的新标杆?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2019-08-02 07:25
从软件无线电技术到无线网络云,看完你就懂了
2021-05-26 06:44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结合。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有:多频段天线技术、射频转换技术、宽带ADC和DAC、以及在通用可编程器件上实现中频信号、基带信号、比特流的处理等等。 这一从前到后的顺序同时也是一个中频数字化的软件无线电的信号处理(接收时)流程。由于现阶段,A/D、D/A变换器取样率、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的限制,大多数频段的RF变换部分还必须是模拟的。因此,只能在中频部分进行数字化。因此,大家知道软件无线电设计中有哪些环节了吗?
2019-08-02 08:08
多核DSP关键技术有哪些?多核DSP的应用有哪些?主流多核DSP介绍
2021-04-21 06:10
为了解决高清晰画面的实时视频压缩问题,本文提出了DSP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协同设计方案。
2021-06-03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