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全部板块
    • 全部板块
大家还在搜
  • 求大神分享VPI transmissionMaker/VPI componentMaker这两个软件

    [td]xVPI photonics中的VPI transmissionMaker/VPI componentMaker是研究光通信的重要软件,我做课题急需这两个软件,不知哪位大虾能上传一下!

    2021-06-22 07:56

  • 光子芯片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

    光子产业(Photonics Industry)是推动21 世纪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光子学是关于光的科学和技术,特别是光的产生、指引、操纵、增强和探测。从通信到卫生保健,从生产材料加工到照明设备

    2019-06-21 06:12

  • 微波光子信号的产生有哪些办法?

    滤波,放大也可以方便地实现,这就为微波光子(Microwave Photonics)技术出现提供了基础,这也就为微波光子信号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但具体有哪些办法能助力微波光子信号的产生呢?

    2019-08-02 08:05

  • 微波光子学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1 微波光子学产生的背景光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发明使光通信得到迅速发展。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抗电磁干扰,超宽带,易于在波长、空间、偏振上复用等很多优点,目前已实现了单路40~160 Gb/s、单根光纤10 Tb/s的传输。随着容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光纤系统需要在光发射和接收机中采用微波技术。与此同时,随着对无线通信容量需求的增加,微波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微波通信能够在任意方向上发射、易于构建和重构,实现与移动设备的互联;蜂窝式系统的出现,使微波通信具备高的频谱利用率。但目前微波频段的有限带宽成为严重问题,人们开始考虑30~70 GHz新频段的利用。60 GHz光载无线(ROF)系统由于接入速率高和不需要另外申请牌照等优点正成为宽带接入的热门技术。60 GHz信号在大气中的传输损耗高达14 dB/km,意味着在蜂窝移动通信中信道频率可更加频繁地重复使用。但传统的微波传输介质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很大损耗,而光纤系统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特性,对于微波传输和处理充满吸引力。光纤技术与微波技术相互融合成为一个重要新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的理论基础都是电磁波波动理论。在光电器件中,当波长足够小时要考虑波动效应,采用电磁波理论来设计和研究光电器件,如波导型或行波型器件。理论基础的统一,使得微波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可使用相同材料和技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这极大促进了两个学科的结合,促进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微波光子学的诞生。微波光子学概念最早于1993年被提出[1]。其研究内容涉及了与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相关的各个领域[2]。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解决传统的光纤通信技术向微波频段发展中的问题,包括激光器、光调制器、放大器、探测器和光纤传输链路的研究;二是利用光电子器件解决微波信号的产生和控制问题,主要有光生微波源、微波光子滤波器、光域微波放大器、光致微波电信号的合成和控制等。

    2019-07-12 08:17

  •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参考设计的核心集成与协作解析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参考设计的核心集成与协作

    2021-01-11 06:16

  • 测距的传感器除了超声波和红外,有没有别的

    请问一下,网 里测距的传感器除了超声波和红外,有没有别的?因为超声波的测距范围是一个伞形区,若传感器和待测物体不垂直,所测距离偏差很大。如果我需要的距离是:“传感器所在直线到待测物体上一个点的距离”,有没有传感器可以实现?

    2020-07-08 07:38

  • 基于全光矢量调制技术的超宽带光载无线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介绍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速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宽带接入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基于铜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等)已经接近其所能提供的最高速率。随之光载无线(RoF)概念被提出来,用来在光纤无线接入网络中提供固定和移动双重宽带业务接入。RoF技术不仅仅局限于现有微波波段,更高频率的毫米波段(30~300 GHz)以及超宽带无线信号(UWB)的应用更能体现出RoF技术的巨大潜力和优势。RoF技术通过光纤链路在中心局(CO)和远端基站(BS)之间实现无线射频(RF)信号(包括毫米波段)的分发。RoF技术在简化远端基站的同时,也可以在中心局实现功能的集中、器件设备的共享以及频谱带宽资源的动态分配,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成本。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大部分射频信号处理功能是在基站中通过电信号处理器来完成,从而受到诸多成本和带宽的限制。RoF系统中功能集中化的配置和光电域的转换使得在中心局完成一些全光射频信号的处理功能成为可能,如光生毫米波、复杂码型的全光矢量调制(如正交幅度调制(QAM)、差分相移键控(DPSK)、UWB信号等)、全光频率变换或混频、微波光子滤波和频谱交叉复用等。与传统的电信号处理方法相比,全光射频信号处理的优势在于高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可并行处理、高采样频率等。因此,研究超宽带无线信号(包括毫米波信号)的全光处理及光纤传输技术对于未来低成本、高性能商用超宽带光纤无线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可以简化远端基站结构,降低系统传输成本并提高系统传输性能、频谱效率、覆盖区域和灵活性,实现超宽带毫米波无线接入与光传输技术的融合[1-10]。

    2019-06-17 06:52

  • RoF技术是微波光子学的一个重要应用

    微波光子学作为一个微波技术和光子技术相融合的学科和技术,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激光和光纤发明之初[1],随着超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成熟、宽带无线个人移动通信的普及以及微波技术在军事、工业和尖端科研中应用的增长,微波光子学正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机遇和前景。目前,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已经实现了单一波长信道的40 Gb/s的高速宽带信息传送,解决了克服光纤中色散、非线性等效应的光学器件和技术问题。用光时分复用技术获得更高频率信号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太赫兹技术也在光学科技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的进展。而在高频的微波光子学研究的领域中,利用光学方法产生毫米波调制的副载波信号,将光纤传输、高速光电子器件与毫米波信号在空间的辐射传送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热点,即光载无线(RoF)技术,其基本概念如图1所示。通常来说,RoF通信系统基本结构包括双向的收发模块、远端的收发模块和光纤。与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相比,RoF通信系统有着更广的蜂窝覆盖、更宽的带宽、较低的成本、较低的功耗和易安装等优点,因此在未来通信、军事上等诸多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激光技术与光通信技术推动下发展起来的RoF用的新型光电子器件,与微波器件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功耗低、价格低等多种优点,将激光、光电子、光纤技术的成果与微波技术的融合,必将带来优势互补,解决一些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必须掌握满足毫米波副载波光纤通信需要的关键器件和技术。

    2019-07-11 07:14

  •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的抵抗色散及非线性效应的性能分析

    摘要:针对光载无线通信(RoF)系统的传输限制因素,文章提出并实验证明两种传输距离长性能高的RoF系统。一种是采用抑制奇数边带的基于外部调制的40 GHz的RoF系统;另一种是采用载波抑制(OCS)的外部调制的40 GHz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 RoF系统。理论与实验证明这两个系统不仅抗色散能力强,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音、数据、图像、视频多媒体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就需要更大的带宽来传输更多的信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人们希望“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论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资源。综合以上两种需求,光纤无线电通信系统(RoF)应运而生。RoF可以将两种优点结合,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满足多媒体通信需求的最佳通信方式[1]。RoF系统通过合并无线电系统的各项功能于一个集中的数据收发器,让所有的基站连接到这个功能集中的中心站,来实现系统结构的简化。如果整个反馈网络都用低成本的光纤来搭建,利用光纤传输特有的低损耗和高带宽,那么整个系统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目前,中国外有大量关于RoF系统的研究[2-9],国际上基于40 GHz光毫米波的RoF系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RoF基站和用户端的连接(无线)只是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受到光电器件的限制,40 GHz的毫米波系统实验上利用标准光纤传输可以传输40 km的距离。基于60 GHz光毫米波的RoF系统实验研究也不完善,关于60 GHz的毫米波系统的研究很少,做出60 GHz系统的只有日本,美国的少数几个实验室。RoF系统由于色散、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本文将介绍影响RoF系统传输的主要因素,提出两种增加系统传输距离的RoF实验系统,并分析其抵抗色散及非线性效应的性能。

    2019-06-17 08:10

  • 基于光载无线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的两个不同源分析

    随着无线信号载波频率向微波频率甚至毫米波频率扩展,信号带宽向数吉赫兹甚至更高频率发展,无线信号所能覆盖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对系统的宽带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1]。光载无线技术因其高达太赫兹量级的带宽能力,以及极低的光传输损耗,近十年来被广泛地研究用于微波以及毫米波频段高频宽带信号的传输与处理。此外,微波与毫米波信号的光子学产生、调制、传输以及探测技术不仅被研究用于无线通信领域,还包括其他诸如仪器、雷达、传感、深空探测等领域[2]。在常见的光载无线系统中,马赫- 曾德尔调制器(MZM) 被广泛地用于将微波、毫米波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承载了无线信号的光波在光纤中进行分配传输,接收端采用直接强度探测的方式探测光强从而获得微波、毫米波电信号[3]。然而由于调制器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在电光调制的过程中对微波、毫米波信号产生了非线性失真,这将影响到整个光载无线(ROF) 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随着无线信号调制格式的复杂化和信号带宽的增加,对系统线性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ROF 应用而言,其无杂散动态范围至少需要大约95 dB∙Hz2/3 甚至更高[4]。随着频率的升高,需要采用合适的高线性化ROF 系统。对于信号而言,非线性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在频谱上表现为由原来的频率分量产生出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生的频率分量分别是原来各个频率及其倍频项之间的差与和的组合,包括谐波频率失真( 倍频项) 以及交叉调制失真( 差项与和项)。而在这诸多失真频率中,以2 阶交调失真(IMD2) 和3 阶交调失真(IMD3) 对非线性的贡献最大。在微波、毫米波系统中,通常信号的带宽远小于载波频率,此时IMD2 通常在倍频程以外,可直接使用带通滤波器滤除,从而IMD3 的大小成为影响信号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非线性的补偿策略则以抑制系统的IMD3 为主。近十几年来,许多单位和组织一直在关注如何抑制电光调制器的IMD3 以提高光载无线系统的动态范围,已经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文献[5]中采用双平行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文献[6] 中采用双电极的MZM,通过抑制部分非线性光频率来减轻探测到的电信号的IMD3。但这两种方法只消除了部分IMD3,对线性度的改善能力有限。文献[7]中采用了偏振独立的MZM;文献[8]中使用带偏振控制的混合偏振的双电极MZM,通过在两个偏振态下产生的非线性分量在光强探测时互相抵消来达到抑制非线性的效果。本文基于光载无线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光谱中构造IMD3 的两个不同源,采用光载波相位偏移技术[9]以及光边带处理技术[10] 来提高光载无线系统的动态范围。

    2019-06-18 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