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切安然便好 于 2021-8-3 11:17 编辑 labview视觉相关书籍
2021-08-03 11:16
给大家搜集了一些单片机相关的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也是努力学习的一天!积分不够?加入VIP特权海量资料免费下载,戳这里立即开通>>VIP通道
2019-08-07 11:19
关于内核学习我建议不要上来就读内核而是先了解内核的构成和特性,然后通过思考发现疑问这时再去读内核源码。即先了解概貌在读局部细节。而且内核分成好多部分,不要只是按照顺序去读,应该针对某一部分比如内存管理或进程管理横向读几本书,这样可以理解很全面。
2019-07-24 07:09
电容基本知识
2021-10-28 09:23
想学大数据?先看完这几本书再说
2019-04-19 12:55
Linux运维-硬件基础篇开篇导读:本篇博文是你阅读此系列教程的第一课,通过以下文字的介绍,你可以大概了解到服务器硬件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你今后要工作的硬件环境有一个浅显的认知.服务器的概念服务器其实
2021-09-16 06:05
前言博主是个大二菜鸡,在自学单片机的路上摸爬滚打算是有点眉目了,自认为目前流行的单片机教程都不够通俗易懂,对于外行爱好者不够友好,所以打算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把自己学到的分享出来,但单片机毕竟不是玩具,必要的概念不能回避.水平有限,不敢妄称教程,也不定期更新,只希望可以多一个人因为这个系列而感受到编程的快乐.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正,博主会尽快改正.ROM:主要的存储空间,容量大,掉电不丢失,但读写速度相较于RAM更慢,有最小擦除限制单片机的ROM是flash,flash是ROM的一种形态,flas
2022-03-01 07:21
1. 本征半导体及其特点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热“激发”条件下,本征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是成对产生的;当电子和空穴相遇“复合”时,也成对消失;电子和空穴都是载流子温度越高,“电子—空穴”对越多;在室温下,“电子—空穴”对少,故电阻率大。2. 掺杂半导体及其特点 (1) N 型半导体: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适量五价元素形成 N 型半导体, N 型半导体中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电子的数目(掺杂+热激发) = 空穴的数目(热激发)+正粒子数;半导体对外仍呈电中性。 (2) P 型半导体: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适量三价元素,形成 P 型半导体,其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空穴的数目(掺杂+热激发) = 电子的数目(热激发)+负粒子数;对外呈电中性。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适量杂质元素,就可以形成大量的多子,所以掺杂半导体的电阻率小,导电能力强。 当 N 型半导体中再掺入更高密度的三价杂质元素,可转型为 P 型半导体;反之, P 型半导体也可通过掺入足够的五价元素而转型为N型半导体。 3. 半导体中的两种电流 (1)漂移电流:在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则称为漂移电流。 (2)扩散电流:同一种载流子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所形成的电流为扩散电流。 4. PN结的形成 通过一定的工艺,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的一边掺杂成P型,另一边掺杂成N型, P型和N型的交界面处会形成PN结。 P 区和 N 区中的载流子存在一定的浓度差,浓度差使多子向另一边扩散,从而产生了空间电荷和内电场;内电场将阻多子止扩散而促进少子漂移;当扩散与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时,交界面上就会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层(或势垒区、耗尽层),即PN结形成。 5.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 结正向偏置时,空间电荷层变窄,内电场变弱,扩散大于漂移,正向电流很大(多子扩散形成), PN 结呈现为低电阻,称为正向导通。正向压降很小,且随温度上升而减小。 PN 结反向偏置时,空间电荷层变宽,内电场增强,漂移大于扩散,反向电流很小(少子漂移形成), PN 结呈现为高电阻,称为反向截止。反偏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反向电流基本不变(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且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6. PN结的电容特性 (1)势垒电容CB:当外加在 PN 结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空间电荷层中的电荷量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一种电容效应,称为势垒电容。CB是非线性电容。 (2)扩散电容CD:当 PN 结正向偏置时,多子扩散到对方区域后,在PN 结边界附近有积累,并会有一定的浓度梯度。积累的电荷量也会随外加电压变化,引起电容效应,称为扩散电容。CD也是非线性电容。 (520101)
2021-05-24 08:05
“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伺服电机”可以理解为绝对服从控制信号指挥的电机:在控制信号发出之前,转子静止不动;当控制信号发出时,转子立即转动;当控制信号消失时,转子能即时停转。 伺服电机是自动控制装置中被用作执行元件的微特电机,其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 伺服电机分为交流伺服和直流伺服两大类 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构造与交流感应电动机(异步电机)相似。在定子上有两个...
2021-06-28 08:54
显示器是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显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为主,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显示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近来由于液晶(LCD)显示器具有轻薄短小、耗电量低、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下跌的吸引下,逐渐取代CRT之主流地位,显示器明日之星架势十足。那么液晶显示器与传统的显示器相比,到底有什么新的特点呢? 一、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象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而且绝对不会闪烁,把眼睛疲劳降到了最低。 二、没有电磁辐射 传统显示器的显示材料是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撞击荧光粉而显示,电子束在打到荧光粉上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尽管目前有许多显示器产品在处理辐射问题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地把辐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彻底消除是困难的。相对来说,液晶显示器在防止辐射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辐射。在电磁波的防范方面,液晶显示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采用了严格的密封技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封闭在显示器中,而普通显示器为了散发热量的需要,必须尽可能地让内部的电路与空气接触,这样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三、可视面积大 对于相同尺寸的显示器来说,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要更大一些。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跟它的对角线尺寸相同。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像管前面板四周有一英寸左右的边框,不能用于显示。 四、应用范围广 最初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无法显示细腻的字符,通常应用在电子表、计算器上。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字符显示开始细腻起来,同时也支持基本的彩色显示,并逐步用于液晶电视、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掌上游戏机上。而随后出现的DSTN和TFT则被广泛制作成电脑中的液晶显示设备,DSTN液晶显示屏用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TFT则既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使用TFT显示屏),又用于主流台式显示器上。 五、画面效果好 与传统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一开始就使用纯平面的玻璃板,其显示效果是平面直角的,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液晶显示器更容易在小面积屏幕上实现高分辨率,例如,17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就能很好地实现1280×1024分辨率,而通常18英寸CRT彩显上使用1280×1024以上分辨率的画面效果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 六、数字式接口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不像阴极射线管彩显采用模拟接口。也就是说,使用液晶显示器,显卡再也不需要像往常那样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再行输出了。理论上,这会使色彩和定位都更加准确完美。 七、“身材”匀称小巧 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后面总是拖着一个笨重的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突破了这一限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传统显示器是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屏幕,因而显像管的管颈不能做得很短,当屏幕增加时也必然增大整个显示器的体积。而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体积也不会成正比的增加,而且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八、功率消耗小传统的显示器内部由许多电路组成,这些电路驱动着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时,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而且随着体积的不断增大,其内部电路消耗的功率肯定也会随之增大。相比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传统显示器也要小得多。(520101)
2021-06-01 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