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家还在搜
  • protel的栅格经验谈

    PCB设计中元件摆放完成后的工作是进行导线连接。软件提供格、点两种格式的栅格栅格格式是可选项,其默认值是栅格状态,在连接导线和摆放元件时劝你不要试图取消此项功能,否

    2011-11-21 15:10

  • DXP设置PCB板中背景栅格的两种方法

    栅格是点的矩阵,遍布指定为图形栅格界限的整个区城。使用栅格类似于在图形下放几张坐标纸。利用栅格可以对齐对象并只现显示对象之间的距离,而不打印

    2018-03-29 17:25

  • AD软件的3种栅格设置详解

    AD16系统共有3种栅格:可视栅格、电气栅格、捕捉栅格,作用是画图时,让零件、导线排列整齐好看。

    2019-05-12 09:32

  • 什么是LED栅格屏,LED栅格屏的优点分析

    什么是LED栅格屏? LED栅格屏幕现在被业界广泛用作栅格形状的LED显示屏,并作为另一个名称使用。其形式为镂空、web形式,业界人士又将其称为网格、镂空画面等。此迈普光彩LED显示屏主要用于室外

    2020-06-23 11:17

  • 全球信息栅格通信能力建模

    全球信息栅格通信能力建模 全球信息栅格(GIG)是美军全力打造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基础。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对提高我军信

    2010-01-13 11:01

  • 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一体机在PCB跟随点胶上的应用

    正运动PCB同步跟随视觉点胶解决方案

    2024-11-23 17:16

  •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中两种常见的数据表示方式。栅格数据以像素网格的形式组织数据,而矢量数据则使用点、线和面等基本几何对象来表示数据。它们在形态、存储方式、空间表示和分析能力

    2024-02-25 15:08

  • 平面相控阵天线中焊盘栅格阵列封装的可靠PCB组装

    高频平面相控阵通常需要复杂的波束成形IC和发射/接收(T/R)模块,迫使器件采用高引脚数焊盘栅格阵列(LGA)封装,以便所有RF电路都适合λ/2格间距。LGA 封装的底部有嵌入式引脚。因此,如果

    2023-06-15 14:28

  • 有机焊盘栅格阵列OLGA及其应用

    有机焊盘栅格阵列 (OLGA) 封装是一种无引脚封装,具有气腔和有机基板,具有图案化的导电迹线。根据具体应用,不同波长的 ASIC 和 LED 集成在封装中。所有OLGA均为无引脚封装,通过封装底面

    2023-01-10 17:06

  • 若苹果回美国生产 中国厂商表态不跟随

      电子发烧友早八点讯“让工作岗位回到美国”、“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未来施政的一大焦点。特朗普在竞选总统之初表示,要让苹果把iPhone放回美国生产。日前富士康发布声明称,目前正在扩大美国业务,初步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以扩增当地运营业务,目前相关投资尚未定案。富士康的这个声明,让iPhone搬至美国制造的真实性似乎更近一步。   苹果每年2亿多部手机的销量,供应链树大根深。要是苹果组装工厂搬走,中国供应链相关企业会跟着去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苹果在中国的多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他们表示并没有去美国建厂的计划。深圳一家苹果核心供应商高层对记者表示:“若iPhone回美国生产,会直接导致供货周期变长,加剧库存增加与冗余、良品率等风险,这直接导致iPhone的成本上涨。”   同时,记者注意到,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也在减弱。   苹果回迁成本将上升   苹果公布的2016年供应商名单显示,苹果在全球共有18家组装工厂,其中14家位于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部分国内供应链企业采访获悉,苹果制造若搬迁至美国,至少在中国的大部分供应商会基于物流、厂房、人工成本导致利润大幅压缩,以及中美不同文化土壤环境等方面适应成本的考虑而不搬迁。   以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为例,公司董秘彭孟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蓝思不会考虑搬到美国。   彭孟武表示,蓝思科技对在美国建造流水线进行过调研,电费和土地成本比中国本土便宜,但是最大制约是劳动力。蓝思有接近7万工人,均是在45岁以下年轻劳动力,美国从事制造业劳动力多在45岁以上,成本高出不少不说,美国工人难以接受“8+2”的工作制,除去五险一金蓝思工人平均工资在4500元到5000元,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体系。   苹果在深圳一家重要供应链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苹果制造回迁成本问题并不是第一位的,从手机产业来看,面板、电池、五金、摄像头模组、电路板,中国供应链体系齐备,而且响应速度极快。举个例子,五金塑模在深圳可以10天做好,在美国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   该高管表示,苹果公司拿到了手机产业90%的利润,这与中国供应链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中国成本上升是必然的。若iPhone回美国生产,会直接导致供货周期变长,若国外生产的零件与原材料需要源源不断送往美国,需要提前几个月订货,而这会加剧库存增加与冗余、良品率等风险,这直接导致iPhone的成本上涨,全球整体的供应链向中国市场转移趋势不会变。   据报道,早在今年6月份,苹果公司就已经与富士康、和硕联合科技等代工企业提出过将所有亚洲生产线撤回到美国的想法,但都遭到了拒绝。   税收问题也是苹果回迁重要考量因素。特朗普在社交网络上声称,美国将对企业实施大幅减税和政策松绑,使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降至15%。但会对把工厂搬迁到其他国家、雇佣其他国家员工却想把产品售回美国的企业征收高达35%的产品关税。   彭孟武认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基础得到快速提升,但是整体制造业所得税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目前普通制造业缴纳25%的所得税,有降低的空间,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税率15%,也有降低的空间。   中国供应链能力壮大   苹果产品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创新,还有一条强大供应链的保障。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两家位于深圳的企业——德赛电池和欣旺达,累计供应了iPhone手机电池过半的份额。类似德赛电池在手机供应链中占重要位置的还有中国企业还有很多。   深圳欧菲光12月20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上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的触控显示模组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处于行业龙头地位。11月7日,欧菲光支付对价2.34亿美元收购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增强了顶尖的摄像头模组开发和封装技术,加快了进入苹果供应链进程。   中国首家能够量产双摄模组的舜宇光学,目前在摄像头模组市场8.9%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已经向华为mate9、p9等高端机型供货能力。   在指纹识别芯片方面,汇顶科技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镀膜、盖板、隐藏式、活体指纹检测系列识别技术的芯片公司,快速形成了对国际巨头FPC的挑战态势,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15年汇顶科技市场份额占比不足FPC的十分之一;在2016年7月份,双方在国产手机市场已经旗鼓相当。   深圳一家金属外壳制造企业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中国手机供应链在手机组装、电池、五金、摄像头模组、触控模组、玻璃工艺、芯片封装、充电模块形成了庞大的系统。产生了高效率的协同性,在全球范围相比美国、印度都有难以比拟的优势。长时间以来电子制造一直保持着向中国迁移的趋势,这一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供应链的分化趋势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苹果对供应链的约束能力逐渐弱化,而国产手机逐渐加大对供应商的主导权与议价权。   以华为、OPPO为例,根据choice数据,2015年,以华为为第一大客户的新三板公司共有25家,总销售额达39.24元,涉及类型包括软件类、配件类、检测设备类、通信网络类等。而OPPO有自己的工厂,供应链环节生产线也在逐步提升与扩大。雷军亲自掌管小米供应链之后也初见成效,供应链环节上的掌控力也在提升。   国产手机品牌开始培育可调配性更强的的供应链企业。比如蓝思科技与华为一同研发了提供了华为概念手机Magic的制造,蓝思科技来自苹果的营收从接近70%回落到不到50%。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苹果曾经是索尼摄像头最大客户,但目前索尼成为OPPO、vivo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后两家企业对双摄像头需求都在数千万级。   在三星和苹果的下行周期,对国产厂商来说却是建立一个好的供应商生态链,强化自身在出货以及产能、软硬件创新能力方面的好时机。   一年销量达15亿部的智能手机是一个巨大市场,里昂证券(CLSA)科技分析师Cherry Ma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两大趋势将推动这一领域的增长:智能手机制造商升级摄像头、音效及外观;消费者转向中国手机制造商。“今年将有多达20款手机配备影像质量更佳的双摄像头,而去年仅有一款。虽然今年全球手机销量仅增长1%至2%,但中国品牌手机总销量正在以20%的速度增长。”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转载而转移。作者如不同意转载,即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2016-12-27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