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使用常见的固体电解质Li6.6La3Ta0.4Zr1.6O12(LLZO),用低的施加力进行了22次相同的锂沉积实验,发现金属锂以非常高的速率沉积,但在实验过程中仍然在看似随机的时间表现出枝晶生长(失效)。
2023-03-09 11:24
众所知周,通过调控电解液来稳定固体电解质间相(SEI),对于延长锂金属电池循环寿命至关重要。
2024-05-07 09:10
研究背景 能源转型需要大规模部署用于电动汽车(EV)和固定储能系统(ESS)的电池。近年来,锂离子(Li-ion)电池几乎承担了所有新储能系统的部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过去三十年的商业化中成本的大幅下降,其特点是激进的学习率,自1991年首次商业化以来价格已下降超过97%。然而,近期Li-ion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矿物供应链——特别是锂、镍、石墨和钴——造成了巨大负担,导致2022年平均Li-ion电池价格指数首次上涨,随后随着矿物价格暴跌再
2025-01-21 09:25
用丁基锂化学方法对MoS2进行化学剥离,制备了LixMoS2,并从半导电相转化为金属相。金属相的LixMoS2可以通过在溶剂中超声处理形成稳定的分散体而剥离成单层的纳米片。
2023-01-15 15:28
该研究创新引入氰基膦酸单元,发展双亲性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通过动态自组装构筑有序、超薄、表面超浸润层,“一石二鸟”完美解决了器件应用中载流子输运和界面缺陷控制两大难题,封装的1平方厘米太阳能电池具有23.4%的功率转换效率和高操作和湿热测试稳定性。
2023-07-12 16:04
科学家、大企业长期致力于寻求电池技术突破,在最新一期的顶级刊物Nature Energy中,三星高等研究院和三星日本研究所联合发表了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2020-03-10 13:52
科学家、大企业长期致力于寻求电池技术突破,在最新一期的顶级刊物Nature Energy中,三星高等研究院和三星日本研究所联合发表了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2020-03-10 14:00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在《Nature Energ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持久、充电速度更快以及更安全的锂金属电池是有可能实现的。该项
2018-11-16 15:30
Bluetooth Low Energy Brochure
2017-10-24 15:32
石墨烯( GO )和热剥离石墨烯( EG )的含量可平衡石墨烯膜电极的比表面积和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含等质量的 GO和EG组装成的石墨烯薄膜电极体积比电容超过200F/cm3,高于传统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逾两倍。相关成果目前已发表在 Nature Energy
2020-03-16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