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家还在搜
  • 学习电子应该学习什么?学习的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对于一个要学习电子学的初学者来说,最困难的可能就是准确的了解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哪些内容值得学习?学习这些内容一般要按照怎样的顺序?

    2019-08-31 11:57

  • 最佳云备份解决方案应该是怎样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全球主要云计算提供商托管其生产应用程序,云应用已经成为主流。

    2019-12-05 11:08

  • 为什么身份验证器应该是智能锁的钥匙

    嵌入式电子认证可确保与设备一起使用或设备内部使用的子系统、附件和外围设备不是假冒的。此外,通过使用电子认证,制造商可以更全面地控制其产品的使用和性能。

    2023-06-28 16:29

  • 数据储存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怎么样的

    如今智能手机的内存越来越大,可全球的数据储存很快就会亮出「内存不足」的预警。根据软件公司 Domo 的报告,2018 年人们平均每分钟在 Google 进行 383 万次搜索,在 YouTube 观看 433 万段视频,发送 159362760 封电子邮件、473000 条 Twitter 和 49000 张 Instagram 上的照片。

    2019-11-09 12:05

  • 无线充电功能现状,未来的无线充电应该是怎样的?

    当前无线充电板受线材控制影响较大,一根连接充电底座和插座的线大约 1m 左右,这也就是说,想要使用无线充电功能,你就要将设备乖乖的放在这 1 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而未来的无线充电器应该就像现在支持无线充电的充电宝一样,可以随身携带。

    2018-04-19 15:48

  • 未来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AI)、大数据、3D成像和机器人过程自动化等领域在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机器视觉技术应用还将蓬勃发展,新机器视觉认为五大发展趋势将引领行业应用。

    2019-06-22 09:49

  • 完美的PLC程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实际应用中的PLC编程规范及建议

    今天,分享一篇干货文章,让你更懂得完美PLC程序是什么样子,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关于PLC编程规范及建议。

    2018-11-03 11:57

  • 学习编程应该是学习mac系统还是windows系统

    mac系统,也是一种类linux系统,所以首先它有强大的终端。这里终端和我们windows使用git bash编程有什么区别。git bash并不能使用ssh命令直接连接服务器,这里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之前大致探索了一下,也并没有答案,如果有大神,麻烦告知一下。其次,公司的大部分脚本都是用shell写的,这里的脚本主要用来重布后端环境,其中不免用到ssh命令,所以对于window使用者我们并不能使用脚本直接重布环境,我们必须先打包代码,然后上传到服务器,再重启服务。这里主要影响的是工作效率。

    2019-12-29 11:19

  • 2019年物联网的十大趋势应该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2018年,对于我国物联网产业,有中美贸易战引发的思考,也有5G、AI等技术推进的展望。告别2018,迎来2019,权威调研机构Counterpoint也发布了“2019年物联网十大趋势和预测”。 在2019年,Counterpoint把物联网定义为:将智能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或云,以便从传感器或驱动器传输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安全区域内货币化,从而实现创新解决方案来分析、传输数据。此外,AI和边缘计算都与物联网迅速交叉,到2019年底,两者都将成为物联网定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云端到边缘 Counterpoint预测,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将相互补充,在物联网中占主导地位。在大多数任务关键型应用程序中,本地数据处理或边缘计算将开始成为必需。此外,快速主动感知装置,并促使云计算平稳过度到边缘计算。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诞生于云端,一些企业在实现转型、向云迁移,云计算正在蚕食企业数据中心。而用于边缘运算的设备既可以是智能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也可以是PC、智能家居等家用终端,甚至可以是ATM机、摄像头等终端。 2017年,全球最大开源社群Linux决定成立新项目来推动边缘计算。目前,戴尔、目前,戴尔、AMD等超过50家厂商纷纷加入,让边缘计算受到热捧。但是云计算并不会替代边缘计算,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安全措施 2018年,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消费者)都意识到,安全不容忽视。我国物联网安全事件2018年前三季度比2017年增长高达138%,预计2019年我国物联网的事发数量将从2018年的7648件增长至56121件,与2018年相比增长近六倍。 2019年,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都将成为焦点。在 GDPR之后,Counterpoint预计美国还将与印度的IDPR一起制定统一的公民数据保护法规。在2019年,我们将看到在保护物联网产品、平台、云和服务方面的投资和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 智慧城市应用 智能城市项目是最大的物联网细分市场,受到全球供应商和政府近期数百个智能城市计划的推动。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真正的智慧城市有点牵强,在短期内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智能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联网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个总体解决方案,捆绑了各种元素,如生态系统,以管理交通流量、空气质量监控、公共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能监控等等。 因此,与通常由不同的管理机构管理的许多不同的元素相比,这些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子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更快实现。 公共服务、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综合智能功能是智慧城市用例和应用增长的主要领域。 NB-IoT和LTE-M基础应用 蜂窝 LPWA将进入高增长模式,尤其是在NB-IoT领域。Berg Insight的分析师预测,全球NB-IOT设备的出货量将以每年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18年的1.069亿台增至2023年的6.132亿台。LTE - M设备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在2023年为1.853亿台。 在NB-IoT和LTE-M的全面部署之后,智能电表将从非蜂窝式电表转换到独立的蜂窝LPWA电表;智慧停车将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消费物联网 Counterpoint认为,消费物联网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仍然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机会,而由于设备和连接成本、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等,可能也是最棘手的领域。 安全和数据隐私政策的持续增长,将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大多数运营商为商业部门提供了更强大的服务,但这还没有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消费。2019年Counterpoint预计,从运营商将提供更多的消费产品和服务,特别是智能家居产品。 NB-IoT SoC IoT的片上系统(SoC)和系统级封装(SiP),其中MCU与调制解调器、基带集成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下一波浪潮,它将改变物联网模块市场。 这主要是由华为,GCT,高通,联发科,Sequans,Nordic,Altair等半导体厂商推动的。像华为这样的玩家正在寻求将NB-IoT SoC压低至低于美元的价位,例如Boudica系列。 物联网蜂窝模块 业界正朝着智能、智慧模块发展,它们可以保证安全地连接到云端。但是,我们也将看到在模块级边缘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这是利用AI驱动的边缘计算功能。 这种边缘计算由云计算领军厂商推动,例如谷歌、微软、亚马逊、FogHorn,以及其他与半导体和模块供应商密切合作的公司,包括ST-Micro、恩智浦、高通、芯科科技、USI等。 物联网蜂窝连接 根据Counterpoint的IoT服务项目预测,到2019年底,全球物联网蜂窝连接将达到16亿。2018年,我们看到一些采用LTE-M或NB-IoT的蜂窝LPWA应用部署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各运营商的LPWA网络战略。 随着最初部署LTE-M的一些西方运营商,现在将NB-IoT添加到其物联网战略路线图中,且这个趋势将加速。 Counterpoint认为,我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物联网蜂窝网络连接。沃达丰将成为中国以外最大的运营商,AT&T将继续领导美国的物联网蜂窝连接。但是,连接仅占物联网价值链收入的12%,而LPWA技术正在下降。 物联网捆绑产品和服务 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主要参与者都希望成为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因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收入在整个价值链中是分散的。 因此,物联网一些玩家想要通过捆绑物联网设备、安全连接、平台和数据管理来获取最大价值,从而充分利用整体机会。这对物联网用户(企业或消费者)很有吸引力,他们可能没有专业知识将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愿意为集成解决方案付费。 沃达丰,AT&T和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正在采用这一策略,各种系统集成商也是如此。 采用移动LPWA IoT的新兴市场 虽然与我国相比,印度、巴西、非洲等地区在物联网领域可能是后来者,但这样的新兴市场也可以提供巨大的规模。 新兴市场的物联网连接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长机会,这可能会受到印度Jio等运营商的推动,或者是Telefonica,MTN、沃达丰等参与者加入。他们计划在覆盖范围内部署LPWAN网络,例如NB-IoT。2019年,可能不是全面部署的一年,但它将成为这些国家的垫脚石。

    2019-02-03 08:46

  • 工业4.0时代的计量测控技术应该是怎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9月4日,“2017年国际测量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开幕。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浙江省政府副省长朱从玖、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主席肯尼斯·格拉森(Kenneth Grattan)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参会。 计量是工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报告会以“计量测试——新工业革命的引擎”为大会主题。论述交流了计量测试技术在现代工业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新工业革命——工业4.0 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发《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力推创新概念“工业4.0”。同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德国学术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项目主要分成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2014年10月,李  克  强  总  理  在访德期间签订了“工业4.0”战略合作框架,显示出高层对制造业4.0升级改造的强力支持,工业4.0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工业4.0 将确保多批次,小产量状态下产业的获利能力,确保工艺流程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这种生产模式成功后,能够提供品种更丰富的个性化、功能更齐全的多样性、性能更稳定的高质量、使用更人性化的产品,中国依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高性价比产品的吸引力将会降低。 计量工业4.0的发展方向 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计量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计量工作既是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科学技术是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动力,计量测试技术做为基础科学,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4.0时代,不仅需要更加专业的计量技术人才,因为计量专业性很强,在某一单个领域还需要向着更高、更准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是推动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互联网、物联网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产生都是来自仪器仪表或直接来自于各种传感器。智能制造、智能生产,没有计量测试便无从谈起。 系统集成、远程传输、嵌入式软件将成为计量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程序与仪器将不可分隔。 我国计量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规划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指出,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计量事业取得显著的成绩和进步,但和国际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国家新一代计量基准持续研究能力不足;量子计量基准相关研究尚处于攻坚阶段,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迟缓,部分领域量传溯源能力仍存在空白;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监管手段不完备,计量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缺乏。    在工业4.0的时代潮流中,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和发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规划,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包括: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 二是八项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包括: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液气密元件及系统。 从以上这两个发展重点不难看出,传感技术和传感器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项目,而其他重点项目的研究,如机器人、液气密系统等都离不开计量测试的使用和计量测试精度和能力的保障。传感器和传感技术是计量测试的一种表现形式,传感器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中的关键。 新工业革命的计量测控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智能制造、智能生产”为核心,以互联为手段,以计量测试为重要的核心技术。第四次工作革命也是大数据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是把一切测试信息进行综合采集、综合分析并加以综合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再进行新的采集、新的分析、新的应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准确、可靠的计量测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这对计量测试技术的挑战是全面的、综合的、全方位的。 1、应从更高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上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计量测试能力问题。 计量测试技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如现代银行系统,要实现全球范围内银行收支情况在某一节点时必须一致,即帐目不致于出现偏差不平衡,需要银行计算机系统的时间精度必须在10-6以上,而如果全世界的工业要实现4.0,实现实时对接平衡,肯定要高于这个精度,因为数据更多,涉及的行业、部门、产业、企业更为繁杂。目前时间的计量精度虽已达到了10-15以上,但这只是实验室中的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能否得到实际应用?能否满足要求?这只是工业4.0对时间这一个参数的要求,对于长度、温度、电磁、无线传输等都提出了什么样的需求?我们能否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一定需求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为其提供测试技术保证。 2、应从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来思考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问题以及对传感器的量值传递和溯源问题 无论智能生产还是智能工厂,传感器将是产生数据的直接根源。东德某玻璃制造企业,一个玻璃全自动生产系统线上就安装了3000多个测量传感器,保证着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这些传感器代表了传统的检测仪表。那么如何保证这些传感器的准确、可靠?如何对他们进行量值传递和溯源?能否实现传感器的自校准功能?测量传感器加上软件系统,就实现了原来仪表的功能,未来的检测仪表是否将被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或传感系统所替代?仪器仪表行业将何去何从? 3、应从嵌入式软件全方位应用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来思考计量相关软件的检定、校准或检测问题 无论是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是推动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近几年互联互通技术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软件业的快速发展。系统集成、远程传输、嵌入式软件将成为测试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与仪器将不可分隔。 现代的计量测试仪表大都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相通。现在较为成熟的像电能智能抄表系统,已把互联网做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的计量检定、计量校准一般只针对仪器设备,或者说只针对其中的计量检测部分,很少涉及对软件采集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防作弊性等进行测试。这种管理方式在未来必须发生改变。 同时,由于软件的存在,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一个系统对多个参数、多类参数同时进行测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软件的可靠性、互通互联技术能力将成为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有软件的测评能力?能否对整个系统进行检定或校准?能否对所有的参数同时进行在线检定? 4、应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来思考计量人才的培养问题 在工业4.0时代,不仅需要更加专业的计量技术人才,因为计量专业性很强,在某一单个领域还需要向着更高、更准的方向发展。但工业4.0时代更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从表面上看是物物相联、人机相联、制造与服务相联等,但深层看,是多学科的融合,多领域的融合,是多种技术的相互渗透。任何产品中都包含着软件和无线网络,包含着电子、机械、化工、材料等多项专业技术,有的还包含农业、林业以及管理知识。工业系统的发展向着多通道、多参数、全方位、系统化发展。多学科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具有跨学科经验的人才才能担当相关的工作,进行准确的操作、维护等。创新一般不发生在一个专业的领域,更多出现在跨学科、跨领域的边缘学科。在总结为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时,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5、应从计量检定、校准的扁平化来思考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置及发展方向问题 随着第四工业革命的到来,特别是随着无线传输、空间加载、远程诊断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以后的量传溯源或许不再需要一级级传递,而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无线传输,计量检定、校准就可以直接溯源到最高计量基准。计量检定、校准的扁平化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区计量测试中心的量传职能是否会萎缩?有些量值可以直接溯源到国家级或省级技术机构,那么地市级的计量技术机构和县级计量技术机构还会有什么样的检定、校准任务?这些都对现行的计量量传溯源系统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全国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置和计量资源的配置。 6、应从工程控制系统的角度来思考计量的行政管理问题 工业4.0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严谨的工程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产生新的指令,同时也为社会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社会治理必须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紧密结合。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是工业系统与管理体系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开端,虽然还很不完善,但以后这样的系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会出现很多。钱学森曾提出将工程控制理论应用于社会管理中。做为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将工程控制系统的理念应用于计量社会管理,如何提前谋划,提前布局,如何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提高计量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2018-10-14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