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子成像技术通过对每个光子携带的时空信息进行探测,实现对物体图像的重构。基于超导纳米线的单光子探测器(SNSPD)具有高效率、低时间抖动、宽响应波段的优势,非常适合单光子成像场景的需求。超导纳米线
2024-10-22 14:48
Nanodcal是一款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密度泛函理论(NEGF - 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主要用于模拟器件材料中的非线性、非平衡的量子输运过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输运软件。可预测材料的电流 - 电压特性、电子透射几率等众多输运性质。
2022-09-15 16:44
声表面波(SAW)技术由于其小型化、便携性、与微电子集成的潜力以及无源/无线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紫外(UV)检测。为了提高紫外灵敏度,纳米线(nanowires,NWs),例如ZnO,由于其高度多孔
2022-11-29 15:19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辉团队发明了无漏电流“纳米线桥接生长技术”,解决了纳米线器件的排列组装、电极接触及材料稳定性问题,研制出高可靠性、低功耗及高灵敏度的GaN纳米线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推广至生物检测
2019-06-03 14:34
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血液流经纳米粒子会在其表面产生剪切力,能诱导杨氏模量低的纳米粒子发生形变,抑制对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避免细胞对纳米材料的吞噬产生的副作用,显著提高纳米
2018-11-26 11:45
人工智能、可穿戴装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需要海量的传感器提供支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业务也需要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来支撑。但目前的传感器存在国产化低、产品偏低端、技术创新薄弱、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
2019-06-02 10:45
从而可以调控量子点的激发。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相距几十纳米的两个量子点的选择性激发,实验中通过对相距100 nm的两个量子点的选择性激发演示了该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将结构照明显微成像技术与金属纳米线上的表面等离激元干涉场相结合,利用模拟计算实现了对多个量子点的超分辨
2018-05-10 10:02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师文生研究员课题组以单细胞内次氯酸为检测目标,通过硅纳米线的功能化修饰,制备了基于硅纳米线的次氯酸荧光传感器,并借助微操作系统将单根硅纳米线传感器定位于单细胞内,实现了用单根硅
2018-11-01 11:29
纳米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医疗保健、军事的纳米生物和化学传感器。当今纳米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敏感材料,例如纳米粒子、
2018-03-08 11:39
研究人员通过首先从血小板和红细胞中分离整个膜来制造混合涂层。然后,他们应用高频声波将膜融合在一起。由于膜取自实际细胞,它们包含所有的原始细胞表面蛋白质功能。为了制造纳米机器人,研究人员用特定的表面化学方法将杂化膜涂覆到金纳米线上。
2018-06-05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