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全部板块
    • 全部板块
大家还在搜
  • 单片机开发人员容易疏忽的问题盘点

    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因为RD人员的设计“疏忽”导致试产失败,这个疏忽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粗心造成的,而是对生产工艺的不熟悉而导致的。为了避免各位做RD的朋友出现同样的错误,或为了更好的完成试产,在这里,建亚电子(OKCONN连接器)对一些常见的问题

    2021-02-19 06:22

  • 单片机开发者经常疏忽的几个问题

    为了避免各位做RD的朋友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这里总结了几个单片机开发者经常疏忽的问题

    2021-04-12 06:38

  • 单片机开发人员的会发生哪些常疏忽的问题点?

    因为RD人员的设计“疏忽”导致试产失败事例总会有,但是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呢?

    2021-04-02 07:02

  • 8位单片机里很会疏忽且常犯的一个错误解析

    INT的,这里要加强制转换成LONG INT,是很容易疏忽的一个地方,7*100000,因为100000已经是LONG INT了,所以出来的临时数据默认也是LONG INT,如果计算时前面全部强制转换成LONG INT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2018-07-13 02:41

  • 单片机开发人员容易疏忽的几个问题点

    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因为RD人员的设计“疏忽”导致试产失败,这个疏忽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粗心造成的,而是对生产工艺的不熟悉而导致的。为了避免各位做RD的朋友出现同样的错误,或为了更好

    2016-10-10 10:28

  • 单片机开发人员的几个常疏忽的问题点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的工作主要是主导新产品试产,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因为RD人员的设计“疏忽”导致试产失败。这个疏忽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粗心造成的,而是对生

    2017-12-03 20:10

  • 设计疏忽导致电路故障实例分析,你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

    本文以FR-4电介质、厚度0.0625in的双层PCB为例,罗列出各种不同的设计疏忽,探讨每种失误导致电路故障的原因,并给出了如何避免这些设计缺陷的建议。该电路板底层接地,工作频率介于315MHz到

    2019-09-10 07:00

  • 小小的疏忽就能毁掉EMI性能

      在您的电源中很容易找到作为寄生元件的100fF电容器。您必须明白,只有处理好它们才能获得符合EMI标准的电源。  从开关节点到输入引线的少量寄生电容(100毫微微法拉)会让您无法满足电磁干扰(EMI)需求。那100fF电容器是什么样子的呢?在Digi-Key中,这种电容器不多。即使有,它们也会因寄生问题而提供宽泛的容差。  不过,在您的电源中很容易找到作为寄生元件的100fF电容器。只有处理好它们才能获得符合EMI标准的电源。  图1是这些非计划中电容的一个实例。图中的右侧是一个垂直安装的FET,所带的开关节点与钳位电路延伸至了图片的顶部。输入连接从左侧进入,到达距漏极连接1cm以内的位置。这就是故障点,在这里FET的开关电压波形可以绕过EMI滤波器耦合至输入。  图1. 开关节点与输入连接临近,会降低EMI性能    注意,漏极连接与输入引线之间有一些由输入电容器提供的屏蔽。该电容器的外壳连接至主接地,可为共模电流提供返回主接地的路径。如图2所示,这个微小的电容会导致电源EMI签名超出规范要求。  图2. 寄生漏极电容导致超出规范要求的EMI性能    这是一条令人关注的曲线,因为它反映出了几个问题:明显超出了规范要求的较低频率辐射、共模问题通常很明显的1MHz至2MHz组件,以及较高频率组件的衰减正弦(x)/x分布。  需要采取措施让辐射不超出规范。我们利用通用电容公式将其降低了:  C = ε ˙ A/d  我们无法改变电容率(ε),而且面积(A)也已经是最小的了。不过,我们可以改变间距(d)。如图3所示,我们将组件与输入的距离延长了3倍。最后,我们采用较大接地层增加了屏蔽。  图3. 这个修改后的布局不仅可增加间距,而且还可带来屏蔽性能    图4是修改后的效果图。我们在故障点位置为EMI规范获得了大约6dB的裕量。此外,我们还显著减少了总体EMI签名。所有这些改善都仅仅是因为布局的调整,并未改变电路。如果您的电路具有高电压开关并使用了屏蔽距离,您需要非常小心地对其进行控制。  图4. EMI性能通过屏蔽及增加的间距得到了改善    总之,来自离线开关电源开关节点的100fF电容会导致超出规范要求的EMI签名。这种电容量只需寄生元件便可轻松实现,例如对漏极连接进行路由,使其靠近输入引线。通常可通过改善间距或屏蔽来解决该问题。要想获得更大衰减,需要增加滤波或减缓电路波形。

    2018-10-23 16:01

  • 深入探讨各种PCB设计疏忽及应对策略

    表现的性能指标会有显著差异。工作条件、谐波辐射、抗干扰能力,以及启动时间等等诸多因素的变化,都能说明电路板布局在一款成功设计中的重要性。  本文罗列了各种不同的设计疏忽,探讨了每种失误导致电路故障

    2011-08-23 13:58

  • 站方和各版主你们好,我的验证邮箱写错了,怎么改正

    由于疏忽大意,验证邮箱写错了,怎么更改,现在不能验证东西,我可以提供一些资料,证明我就是我,请各位帮助,感谢!!!!

    2016-11-22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