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创新杂谈 “电池不含在内”,可曾记得收到新玩具后,包装盒侧面这些字给你浇的冷水?长大以后,我们的高科技“玩具”变得愈加复杂而迷人。但驱动它们的电池
2009-11-24 08:56
是谁污染了太阳能(科技杂谈) 一向被誉为清洁、绿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被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国内许多新上马的一些
2010-03-01 08:30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研社射频产品定义比较广泛,如按照产品功率大小来定义,可以分为高功率产品和低功率消费类产品,那么作为射频工程师,在日常中,我们主要是做哪些工作?接下来结合我多年工作情况,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射频大功率产品主要是指电信运营商使用的基站,直放站等,此类产品发射功率从2W可以到40W以上,产品对指标及可靠性要求都是比较严格,在射频部分,需要工程师除了参与电路原理图设计,LAYOUT布板外,射频调试是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类产品功率比较大,设计一般采用多级功率放大,产品指标要保证功率增益,噪声系数,增益平坦度,动态范围,输入输出驻波比,三阶互调系数,1DB压缩点等各项指标都要合格,这样的产品,需要射频工程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所用到的射频器件都要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在调试工作中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心里有数,产品指标调试完后,环境试验,也是此类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指标,在做环境试验中,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及调试产品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环境引起指标变化的因素,尽量做到产品指标余量要大,控制好射频各项指标相互均衡点。图一 (同一PCB板设计BT和WLAN的板载天线,计算两个天线隔离度,保证两路信号不相互干扰)射频低功率消费类产品,如手机, 智能家电,家用路由器,AP等产品,在早期的这类产品,因为RF器件发展初期及工艺问题,一般基带和射频部分器件是分开的,所以设计电路中,一般多使用分离器件,外加PA及LAN,RF工程师在此类产品中,除了原理图,LAYOUT开发设计之外,主要的工作量也是在射频电路的调试工作当中,这个过程要熟练掌握使用外部PA ,LAN的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及放大电路电压控制范围,协调功率及EVM等指标使其达到我们预期的设计。随着射频器件成熟及快速发展,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现在大多射频器件都能把射频部分电路包在单个器件里面,这样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射频工程师调试部分的工作量大大降低,除了特殊的产品需要外挂PA,LAN,增加开关滤波器等,射频工程师的工作,慢慢主要集中在对整个产品的性能及设计细节要做好把控,如射频信号干扰,电源走线,射频线路阻抗控制等等。图二(在一些RF芯片内部DC-DC电压转化的电路中,PCB走线要求整个回路走线要短,接地完整)射频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射频工程师要求也有不同的变化,对于以后射频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我们在设计上也会越来越简单,但是并不是说这个职位会被淘汰,因为射频产品除了射频器件,还有其它如射频天线,走线,信号干扰等(文中图一图二图三),随着我们应用对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射频产品设计过程中又会有其它新的问题产生需要我们去解决。图三 (绿色RF差分走线部分,除了100欧姆的阻抗控制,还要考虑线宽线长来匹配FEM器件) 今天我们就交流这么多,如有射频技术方面的工程师交流,请关注润欣科技公众号。技术发展无止境,我们还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学习。
2019-12-09 17:38
通常来说接触式测温仪表测温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互,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
2022-08-12 10:39
先梳理下程序员日常的工作需要那些东西,首先就是参考各种手册,技术文档,读代码了解框架,然后制定方案,进行编码实现。这其中一方面是对于技术手册的掌握经验,另一方面就是代码的架构能力。
2023-10-30 16:50
这个文章也是随笔,最近有相关需求,小小的学习一下。
2023-10-30 11:24
【职场杂谈】与嵌入式物联网架构师聊一聊几个话题
2022-08-23 09:19
2018年来京,有幸认识了半导体显示行业的专家林荣镇先生,林先生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度,从技术,行业趋势,人才储备,国际形势,国家战略等多维角度分析了这个行业。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事显示面板行业多年,我未曾想过写点什么,因为很多行业前辈,专家等已经给出了很多专业的见解。这里我只说说自己在行业里所见所闻,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专家莫笑。 这些年国内在政府的帮助下半导体显示面板得以高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严重的挑战 我先以大家都在使用和熟悉的智能手机为例来做开场来聊聊: 1.我国14亿人口数量庞大带来的好处是a.巨量的劳动力资源,b.巨大的消费市场, 2.这几年手机面板的生产以及出货量大量攀升至世界前列,但中低端产品居多,毛/净利率,工人的薪酬和 付出回报比例等还是处于非常低的水准,我见过很多面板厂/组装厂年轻的一线作业员,很心酸…… 3.生产这些手机所需要的核心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摄像头,面板驱动IC,摄像头驱动IC,bonding使用的 ACF,屏使用的玻璃,等等接近100%进口 4.生产屏关键的设备:从前端的***到后端的bonding机台等等,接近100%进口,甚至连一套六角扳手 都需要购买日本或德国的 5.专利费,目前用的4G手机按照高通的收费标准应该是按照不超过5%的销售额收取,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们能明白我们在一部手机的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 中兴事件相比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仅仅是芯片禁售差点要了中兴的命(后来中国政府有出援手),当初国内媒体嚷嚷着各种制衡美国好像手中有很多的牌可以出,到关键时候都歇菜。中美贸易争端,开始是亢奋对抗--->开放农产品/汽车等市场以及降低关税,中兴13亿美金的罚款以及保证金目前看似平静。换个角度来想这何尝不是耻辱。中枪的是中兴,试想如果换成其他手机/通讯公司谁可以有把握说自己无视这样的芯片禁售禁令,如果是面板行业即使是像京东方这样的国家战略企业遇到类似装是不是也要进入寒冬。 叙说这些并非是危言耸听,这就是一片歌舞升平背后的事实。前几天看到媒体报道,说中国在***市场斩获颇丰,同行们费劲周折从欧洲购得两台高端光刻设备,虽然不是国际最尖端的但也足以提升国内的产业升级。刘华清老将军踮起脚尖看望美国航母的照片有人记得么,最能形容我看到这篇报道的心情。核心技术/装备不是靠媒体或几个砖家整体吹嘘出来的,是你有钱也买不到的,只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的干出来。说到底就是你得有硬货。个人觉得: 1.坚持国家主导投资+社会资金参与的导向,半导体显示行业是个重投资行业,回报慢,这个时候需要国家主导,引导社会资源包含国际资源参与。国家引领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也给社会资源一颗定心丸。 2.统筹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现阶段以BOE为代表的国内企业面板产能已经国际领先,但在高附加值的高端面板,核心零组件,关键设备等方面还是高度依赖进口。警惕各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盲目上马显示面板厂(很多是国外淘汰产能),因为MP后产能释放将直接充斥市场价格和利润,而要重点公关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以及AMOLED产业(未来显示技术趋势)以求国内掌握半导体显示行业发言权, 3.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法规制度,给有心和有能力做实事的企业和个人以方便,而不是卡在行政审批和审查上,各种方式束缚住技术人员的从业手脚。庆幸***主席和***总理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希望中央到地方有政策可以出台,并切实落实到执行中。 4.建立健全审计监察制度,要确保专项资金用在对的位置,严厉打击骗取国家资源的团体和个人 5.建立健全负责人制度,论功行赏,对有成绩和功劳的的可以重赏。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要问责。逼迫没能力的人占着重要的位置,让位贤能的人,从而带动企业良性发展 6.注重技术产权的发掘和保护,在技术领域争取发言权。 虽然我们面临着这么多的挑战,我们也有好的机遇,国内的半导体显示行业上下游同仁在积极努力的奋斗:扛起名族企业大旗BOE面板产能涵盖了大中小尺寸,并且在积极布局高端产品和AMOLED产品。专心OLED显示领域20年之久的维信诺参与制定了多项AMOLED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且是唯一一家中国半导体显示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公司,其他公司就不一一列举,由衷的祝福这些企业明天会更好 最后我想说,在当前媒体各种吹捧盛世的时候我说这些话也许是格格不入,但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我们的位置,我们和国外同行的差距,我们目前还在追赶阶段,我们很多东西还受制于人。各位,我真心的想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我希望中国的半导体显示行业在以***为核心的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在各位从业人员殚精竭虑的努力下越来越好,谢谢!----------NS飞龙 2018年6月4日于北京
2018-06-04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