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共面波导进入多层LTCC 介质基板时产生传输不连续性的原因,仿真设计了一种大高度差带状线到共面波导的同层过渡结构,通过将共面波导部分与带状线介质交叉并增加一段高阻线进行
2019-02-04 13:56
PCB中的信号线分为两种,一种是微带线,一种是带状线。 微带线,是走在表面层(microstrip),附在PCB表面的带状
2020-09-30 10:38
经过一些数据的量化,微带线和带状线的传输延时有很明显的差距,有了这个数据,有的同学可能会对同组同层的要求认识会更深刻。对于一些等长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走线来说,比如说ddr的地址线
2018-09-19 17:21
共面带状线(CPS)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同平面的传输线方式,由于结构简单,易于与有源和无源二端口器件跨接,避免了穿孔带来的工艺麻烦。同时,CPS对介质厚度不敏感、由不连续结构引起寄生
2014-12-23 14:51
传输线是由介质和导线构成的。在PCB上,传输线通常分为微带线和带状线。
2022-11-25 09:34
差分对走线分外层微带线差分模式和内层带状线差分模式两种,通过合理设置参数,阻抗可利用相关阻抗
2019-05-31 15:55
对于常用的 FR4,50ohm 的微带线,线宽一般等于介质厚度的 2 倍;50ohm 的带状线,线宽等于两平面间介质总厚度的二分之一,这可以帮我们快速锁定线宽范围,注意一般计算出来的线宽比该值小些。
2019-10-30 16:06
在计算阻抗之前,我想很有必要理解这儿阻抗的意义。
2022-09-22 10:22
一般的阻抗计算公式适用于简单的电路结构,但在复杂的电路中以及频率响应非常重要的情况下,就需要更高级的阻抗计算了。这包括使用数值分析和方针
2025-02-12 13:45
表层走线与内层走线更为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微带线与带状线。两种走线方式因为介质和参考面不同,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2020-12-19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