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Arduino简史2. Arduino特点2.1 Arduino参数:2.2 Arduino 板的说明3. 软件支持3.1 IDE:3.2 Sketch:4. Arduino编程语言
2021-11-23 08:48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2012-08-20 10:32
本帖最后由 fd19635 于 2014-4-11 14:41 编辑 第七份年度研究揭示,到2020年数字宇宙将增长10倍;带传感器功能的“物件”产生的数据占10%。 2014年4月9日,北京
2014-04-11 14:39
2016年,我整理编辑出来了全球存储简史(第一版)。三年后,我再次整理出来了全球存储简史(第二版)。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喜欢数据存储的朋友们!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数据可以告知你整个世界。一花
2021-07-28 08:30
翻译:开源中国,有删减参与翻译 (5人) : Tocy, liyue李月, 子影, ZICK_ZEON, 李Sir迷路了,感谢他们辛苦创作引言
2018-11-12 15:48
机器学习100天-多元线性回归 [代码实现细节分析]
2020-05-12 15:06
贴片晶振性能相比插件晶振性能是较为稳定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多元化贴片晶振规格及封装。 一、多元化贴片晶振规格 第一,从体积上讲,贴片晶振有多种规格,例如工业中常
2013-12-18 16:41
汽车变速箱的发展简史 在汽车变速箱100多年的历史中,主要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为MT手动式变速箱、AT液力自动变速器、AMT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2013-08-03 16:37
TE Connectivity (TE) 在全球高速计算与网络应用领域又出新品——金手指电源连接器(又称:卡缘电源连接器)家族新添四名 “大” 将,支持更大电流的电源连接,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电源
2022-01-03 06:51
你知道吗?不论它是叫MCU,还是微控制器、单片机,其实它们都是一种东西。今天小编特意找出这篇单片机(MCU)最强科普总结。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猛。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CPU)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自1971年美国英特尔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以来,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下面以英特尔公司的单片机发展为代表加以介绍。1971年~1976年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1971年11月英特尔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英特尔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1976年~1980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1976年英特尔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 采用将8位CPU、 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 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4 KB), 也没有串行I/O, RAM、 ROM容量小, 中断系统也较简单, 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1980年~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AM、 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 KB,个别片内还带有A/D转换接口。1983年~80年代末16位单片机阶段。1983年英特尔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由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 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片。1990年代单片机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0-10-30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