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杨迎国等依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平台,率先建立了先进的有机、无机及钙钛矿半导体薄膜和器件制备及先进表征系统,形成了具有同步光源特色的半导体薄膜表界面微结构、形貌分析方法和在线同步辐射原位研究平台
2023-07-10 09:57
在上周复旦大学邱锡鹏团队提交的论文《Full Parameter Fine-tuning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th Limited Resources》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器 LOw-Memory Optimization(LOMO)。
2023-06-21 14:00
DISC-LawLLM是基于我们构建的高质量数据集DISC-Law-SFT在通用领域中文大模型Baichuan-13B上进行全参指令微调得到的法律大模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可以被适配到任何基座大模型之上。
2023-09-28 17:34
针对上述问题,张凡教授研究团队从稳定性和波长可调性两个角度出发,巧妙结合了呫吨染料的结构刚性与菁染料的波长可调性,基于此开发了系列波长可调的高稳定性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CX)。
2019-05-16 17:02
近日, iChEM 研究人员、复旦大学王永刚教授及其研究小组采用一种简单的预锂化方法,构筑了Li2V2(PO4)3//LixC锂离子电池体系,其表现出高功率、长寿命和良好的低温性能。
2018-01-08 16:09
近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张卫、周鹏团队实现了具有颠覆性的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存储原型器件,开创了第三类存储技术,写入速度比目前U盘快一万倍,数据存储时间也可自行决定。这解决了国际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中“写入速度”与“非易失性”难以兼得的难题。
2018-04-13 10:05
最近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组郑骁庆和黄萱菁团队提出了基于表征工程(Representation Engineering)的生成式语言大模型人类偏好对齐方法RAHF(如图1所示),作为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
2024-01-03 14:25
2018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修发贤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刊发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铬纳米片中观测到由外尔轨道形成的新型三维量子霍尔效应。该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三维空间中发现量子的霍尔效应。
2019-01-01 11:07
不久之前,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这令业内专家感到振奋。这也意味这人工智能将德大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在全球高校当中,人工智能大学有哪些呢?本文就列举了十个人工智能全球大
2018-01-10 11:16
裸纤也叫裸光纤,运营商提供一条纯净光纤线路,中间不经过任何交换机或路由器,只经过配线架或配线箱做光纤跳纤,可以理解成运营商仅仅提供一条物理线路。实际项目中,裸光纤应用较多,比如某大学两个校区,相隔
2023-06-20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