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全部板块
    • 全部板块
大家还在搜
  • 为何说模拟设计领域对自动化设计工具的企盼更加迫切?

    消费类产品中日益增长的模拟器件数量、当今的设计规模以及先进工艺节点所面临的愈加复杂的制造约束,使得模拟设计领域对自动化设计工具的企盼更加迫切。 自动化设计工具的目标是使模拟版图设计人员能够简单自动地实施DRC-clean,并实现具有充分质量保证的模拟意识布局,从而使设计人员对设计工具产生信心。因此,工具供应商必须为设计人员提供能够实现等同或优于其手工布局方案的工具。

    2019-07-08 06:00

  • 有关软铜绞线的连接问题分析

    有关软铜绞线的连接问题分析

    2021-06-08 07:20

  • 什么是USART?工作原理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UART?有什么特点?什么是USART?工作原理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2021-12-13 06:05

  • 浅析RFID创新应用

    目前,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是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 RFID )的主要推动者,造成它仅仅只被看作是一个更有效的替代条码,这样可以节省数十亿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脱销开支,预防盗窃,减少仓库管理成本和提高库存水平。然而,改善供应链的RFID识别技术可能仅仅只是RFID应用的冰山中的一角,数十亿美元的新商机可能还未浮出水面。例如,互联网(Internet)的前身——高级研究计划局网(ARPANET),初衷其实很简单,是为了改善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能力。谁能猜到,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阿帕网(ARPANET)却为今天的高达1,4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奠定了基础。Auto-ID Labs(自动识别实验室)和EPCglobal(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 的一个合资公司),这两个研究机构与阿帕网(ARPANET)有着同样的经历,目前,他们正修订的标准为今天不断扩展的互联网(Internet)奠定了基础。融合了RFID概念后,不仅仅是电脑,事实上,任何物体——无论是人类、动物、电子器件或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可以成为全球网络上的一个节点。这个“网络上的东西”,可以提供一些有利可图的机会给那些能够超越今天RFID主流应用——供应链识别应用的人。

    2019-07-05 08:23

  • 如何利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提高嵌入式软件质量?

    如何利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提高嵌入式软件质量?

    2021-04-27 07:08

  • 利用μC/OS—II系统函数提高程序设计效率和代码质量的方法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 吴光文 周清华引 言提高软件代码的质量是每一个软件设计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涉及软件的有效性和经济价值。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多数是以实时操作系统为平台,这和传统的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的程序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要求对操作系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要求使用者对自己的处理器和编译器工作原理有相当的理解,能够编写一定量的移植代码实现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的连接。μC/OS—II是一种源代码公开的占先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本文主要结合μC/OS—II的系统函数的应用,说明利用μC/OS—II系统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来提高程序设计效率和代码质量的方法。

    2019-07-22 07:39

  • 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Electricity”(电)这个单词起源于希腊文的“琥珀”。中国西晋时期,《博物志》中也有摩擦起电的记载。电和磁的利用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电学和磁学的研究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学直接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2019-07-02 07:20

  • 萌新求助,求大佬分享关于云计算发展历程的知识点

    萌新求助,求大佬分享关于云计算发展历程的知识点

    2021-10-28 08:40

  • [长篇转载]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

    ```在网上看了一篇人工智能的文章,感觉启发很大。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所以想转载到论坛,可以和坛友一起讨论一番。篇幅过长,会用连载的模式。你相信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地位吗?地球的主宰一定是生物?你希望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吗?……正文: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上面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请耐心的看完本文再发表意见。这篇翻译稿翻译完一共三万五千字,我从上星期开始翻,熬了好几个夜才翻完,因为我觉得这篇东西非常有价值。希望你们能够耐心读完,读完后也许你的世界观都会被改变。======================内容翻译自http://waitbutwhy.com原文地址: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和翻译者 知乎 @谢熊猫君=======================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 – Vernor Vinge如果你站在这里,你会是什么感觉?看上去非常刺激吧?但是你要记住,当你真的站在时间的图表中的时候,你是看不到曲线的右边的,因为你是看不到未来的。所以你真实的感觉大概是这样的:稀松平常。-------------------------------遥远的未来——就在眼前想象一下坐时间机器回到1750年的地球,那个时代没有电,畅通通讯基本靠吼,交通主要靠动物拉着跑。你在那个时代邀请了一个叫老王的人到2015年来玩,顺便看看他对“未来”有什么感受。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了解1750年的老王内心的感受——金属铁壳在宽敞的公路上飞驰,和太平洋另一头的人聊天,看几千公里外正在发生进行的体育比赛,观看一场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演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长方形工具把眼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生成一个地图然后地图上有个蓝点告诉你现在的位置,一边看着地球另一边的人的脸一边聊天,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别忘了,你还没跟他解释互联网、国际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核武器以及相对论。这时候的老王会是什么体验?惊讶、震惊、脑洞大开这些词都太温顺了,我觉得老王很可能直接被吓尿了。但是,如果老王回到了1750年,然后觉得被吓尿是个很囧的体验,于是他也想把别人吓尿来满足一下自己,那会发生什么?于是老王也回到了250年前的1500年,邀请生活在1500年的小李去1750年玩一下。小李可能会被250年后的很多东西震惊,但是至少他不会被吓尿。同样是250来年的时间,1750和2015年的差别,比1500年和1750年的差别,要大得多了。1500年的小李可能能学到很多神奇的物理知识,可能会惊讶于欧洲的帝国主义旅程,甚至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也会大大的改变,但是1500年的小李,看到1750年的交通、通讯等等,并不会被吓尿。所以说,对于1750年的老王来说,要把人吓尿,他需要回到更古老的过去——比如回到公元前12000年,第一次农业革命之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城市,也还没有文明。一个来自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类,只是当时众多物种中的一个罢了,来自那个时代的小赵看到1750年庞大的人类帝国,可以航行于海洋上的巨舰,居住在“室内”,无数的收藏品,神奇的知识和发现——他很有可能被吓尿。小赵被吓尿后如果也想做同样的事情呢?如果他会到公元前24000年,找到那个时代的小钱,然后给他展示公元前12000年的生活会怎样呢。小钱大概会觉得小赵是吃饱了没事干——“这不跟我的生活差不多么,呵呵”。小赵如果要把人吓尿,可能要回到十万年前或者更久,然后用人类对火和语言的掌控来把对方吓尿。所以,一个人去到未来,并且被吓尿,他们需要满足一个“吓尿单位”。满足吓尿单位所需的年代间隔是不一样的。在狩猎采集时代满足一个吓尿单位需要超过十万年,而工业革命后一个吓尿单位只要两百多年就能满足。未来学家Ray Kurzweil把这种人类的加速发展称作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规律,是因为一个更加发达的社会,能够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更强,发展的速度也更快——这本就是更加发达的一个标准。19世纪的人们比15世纪的人们懂得多得多,所以19世纪的人发展起来的速度自然比15世纪的人更快。即使放到更小的时间规模上,这个定律依然有效。著名电影《回到未来》中,生活在1985年的主角回到了1955年。当主角回到1955年的时候,他被电视刚出现时的新颖、便宜的物价、没人喜欢电吉他、俚语的不同而震惊。但是如果这部电影发生在2015年,回到30年前的主角的震惊要比这大得多。一个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回到一个没有个人电脑、互联网、手机的1985年,会比从1985年回到1955年的主角看到更大的区别。这同样是因为加速回报定律。1985年-201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要比1955年-198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要快,因为1985年的世界比1955年的更发达,起点更高,所以过去30年的变化要大过之前30年的变化。进步越来越大,发生的越来越快,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会很有趣对吧?未来学家Kurzweil认为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按照2000年的速度只要20年就能达成——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他认为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几十年之后,我们每年都能达成好几次相当于整个20世纪的发展,再往后,说不定每个月都能达成一次。按照加速回报定,Kurzweil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如果Kurzweil等人的想法是正确的,那2030年的世界可能就能把我们吓尿了——下一个吓尿单位可能只需要十几年,而2050年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未完待续……)```

    2016-03-02 09:51

  • lvs的dr模式原理

    的身亡,知道更高的序列不是让自己更安的第一保证,谨慎和小心才是。 对于“值夜者”里面的精英“红手套”来说,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信奉的理念,因为普通“值夜者”遭遇的或许只是看起来像超凡事件的普通问题,偶尔

    2021-07-28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