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突触器件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证明器件在模拟突触动力学方面的潜力,而不是进一步的功能化突触器件以进行更复杂的学习。
2022-10-24 11:01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神经突触,可用于类似人类大脑的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
2018-07-31 16:54
作为即将到来的“超越摩尔”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神经形态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突触器件的发展。本文利用硼(B)掺杂硅纳米晶体(Si NCs)的强宽带光吸收和二维(2D)WSe2的高效电荷传输的协同作用,制备了基于Si NCs和2D WSe2混合结构的突触器件。
2022-11-02 15:10
摘 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推进,人造石墨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人造石墨的包覆、石墨化、电化学及储锂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粒度大小对电化学及储锂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
2023-04-23 14:31
采用一种基于计数的仲裁机制(counter-based arbitration scheme)来选择用来编程以实现突触可塑性的设备。此处使用一个最大值等于(表示一个突触的)设备数量的全局选择计数器
2018-07-12 09:21
Glanzman知道,这项弱化突触重要性的研究很难被同行广泛接受。“我猜会有许多惊讶和怀疑,”他说,“我不觉得在下一次神经系统科学学会年会上,大家会给我办一场庆祝游行。”就连他自己的同事都存有怀疑。“我花了很长时间说服我的实验室来开展这个研究,”Glanzman说,“他们认为这傻透了。”
2018-05-19 10:30
,作者借用化学学科中“合成”的概念,来描述如何利用微流控芯片来“合成”人造组织。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微流控芯片合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
2018-12-25 14:09
“人造月亮”的光线强度与照明时长均可做调整,照明精度也可控制在几十米之内。
2018-10-25 15:53
就在昨天,央视传来了一个无比重大的消息,这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颠覆性的突破: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
2018-11-17 10:43
利用人造神经,科学家可以制造出拥有人类感觉的人造皮肤。这种皮肤像纸一样薄,具有双层结构,外层是感知压力的传感器,由塑料和碳纳米管制成;内层是柔性电子电路,可以把压力信号转变成电子信号,传递给大脑,刺激神经元,甚至可以感知蝴蝶落在表面的“触觉”并作出反应。
2018-07-24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