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返回

电子发烧友 电子发烧友

  • 全文搜索
    • 全文搜索
    • 标题搜索
  • 全部时间
    • 全部时间
    • 1小时内
    • 1天内
    • 1周内
    • 1个月内
  •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家还在搜
  • 大容量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综述_赵争鸣

    2015-03-20 15:59

  • 至今为止物联网概念解释的最清楚的文章

    作者:与子同袍首发:物联网前沿技术观察物联网领域目前百家争鸣,观点众多。我就说一下我所认同的一些物联网行业重量级玩家的观点。主...

    2022-02-07 11:52

  • 百家争鸣下的智能语音助手,谁能真正成为领导者?

    本帖最后由 电子人steve 于 2018-7-26 20:20 编辑 2018年的各大手机厂商发布会中,语音助手的亮相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各大手机厂商陆续推出系统语音助手,并将AI语音作为一大卖点。  三星的Bixby、小米的小爱同学、联想的乐语音、vivo NEX的Jovi、OPPO Find X的小欧语音助手、苹果新推出的Siri Shortcuts功能……这些语音助手的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据IDG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出货的14.62亿台智能手机中,至少有10亿台手机搭载了语音助手。三星、华为先后入场,小米、vivo紧随其后,再加上众多小众品牌例如魅族、360、夏普等紧跟AI语音的步伐,这个市场已经到了无人能忽视的地步,语音助手已经落地各大手机品牌型号,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趋势一:打破传统对话框模式,创建APP生态  Siri是对话框式页面集成方式的代表,基本上所有的语音问答都锁定在Siri的对话框中完成,它能做的大多是为用户提供信息,而很难帮用户实际操作手机APP,即使可以操作一部分,能实现的功能也非常有限。  当你对Siri说:“用微信给明明发100元红包”时,它执行的却是在微信给明明发送“100元红包”这几个大字。而发微信红包这种小事,市面上很多语音助手都能轻松做到了。  Siri之所以还做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传统的人机对话界面扩展功能开发成本高、接入第三方应用API需要冗长的业务谈判。如果微信没开API接口,Siri就很难实现发微信红包这类功能。而今年发布的几大语音助手都能做到,是因为巧妙避开了API接口和复杂的商业谈判,用模拟手指点击的方式,实现各个APP之间的深度操作。  在UI设计上,各大手机厂商的语音助手多已摒弃了以Siri为代表的对话框,而采用悬浮框设计,增加了交互灵活性,实现了与常用APP的打通联动。同时,这样有助于通过语音助手将用户往APP上进行引导,与各类APP共生共赢,创建良好生态。趋势二:摆脱“鸡肋”,听懂+做到才是真AI  各大手机厂商语音助手之间的比拼,说到底,是一场关于能做多少事情的比拼。而能帮用户做多少事,取决于语音助手可以能听懂用户多少种表达方法、覆盖多少APP、支持多少语音技能。  调戏功能曾经被作为语音助手吸引用户眼球的亮点,而如今,只懂调戏却不实用的语音助手都会被吐槽“鸡肋”。能真正帮用户解放双手,操作应用内深层功能,才是语音助手的大势所趋。  在小米8发布会上,展示出小爱同学于30余款APP合作,共同打造语音服务生态,包括常用的视频、导航、音乐、出行、购物等APP。  在早期Bixby发布会上,曾介绍Bixby中文版支持超过30款原生应用,可支持7000余种功能。合作的第三方主流应用包括爱奇艺、百度地图、酷狗音乐、摩拜单车、ofo、支付宝、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等,覆盖应用数量在持续增加。  VIVO NEX发布会上表示,系统语音助手Jovi已经支持20个高频场景以及600项左右的核心功能,覆盖了包括大家熟悉的百度地图、京东、淘宝、微信、大众点评、QQ 音乐、滴滴出行等。  在“听懂”和“做到”两方面,手机厂商都面临着来自用户的严峻考验。  比如,语音助手可以听懂并执行“我要打车到火车站”,但换了另一种说法“帮我打个车去火车站”,却听不懂了。之所以听不懂,是因为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面临挑战,无法充分理解用户的表达意图从而导致无法顺利操作。  或是“在饿了么上订一份麻辣香锅”可以执行,但“在饿了么上订一份过桥米线”却做不到了。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语音技能拓展成本相对较高,每添加一条指令都需要工程师手写编码完成。这也导致了语音技能数量增长速度缓慢,用户体验受到限制。  Naturali奇点机智作为一家语音交互技术公司,就在解决自然语言理解、语音技能拓展的难题,能够真正听懂用户,让手机厂商、各大APP、智能硬件以快速、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创建语音技能。  Naturali创建的NI开放平台,无需编码零技术门槛,5分钟即可为产品在技能工场添加语音技能,不仅仅面向开发者,产品、运营人员均可轻松上手。另外,所有技能均可自定义,并且可多人协作共同开发,技能发布即可用。这样以来,语音技能的造价可变低,增速大大提高,当语音技能越来越丰富之后,用户也会发现语音助手不再是“鸡肋”。趋势三:个性定制语音技能,快捷功能一句直达  在2018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Siri Shortcuts快捷键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技能,为某个场景设定多项执行操作。这一功能让Siri跳出了传统的对话框集成页面,调动了更多APP功能,让Siri重新“活”了起来。  大会上展示了“回家”的快捷功能。当说出“回家”这一指令,Siri则会按照事先的设置打开地图导航回家、设置好家里的温度、并给舍友发信息告诉她自己预计到家的时间。  将一系列连贯动作指令浓缩成一句话,成为了各大语音助手的热门功能。与此类似的,还有Bixby的快捷指令、Jovi的自定义增添指令等。比如,你在Bixby上设置“早上好”这一快捷指令后,可以自定义打开任意多个 App 先后执行命令,包括关闭手机免打扰、关闭手机夜间模式、播放音乐等。  打造更贴心、更个性、更快捷方便的私人助手,会成为语音助手的为来的发展方向。趋势四:打造“学习型AI”,每人都是技能创造者  当今时代,不会学习的语音助手不是好AI。  “学习型AI”的概念出现在多个语音助手上,比如Bixby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越来越懂用户的喜好。Vivo NEX的用户可以教Jovi新的技能,进行命令教学。  用户自发创造的语音技能,可以通过共享给其他用户,为语音助手赋予更大的能量。Bixby鼓励用户通过社区进行分享,Jovi也打造了“Jovi广场”,让用户共享创意技能,如果自己不想手把手教学,也可以到广场中学习其他人的教学命令。  其实,学习型AI的概念虽然今年才兴起,但早在2017年4月乐视 AI 版手机发布时,就已存在了。当遇到乐视语音助手“乐乐”还不会的功能时,用户便可以点击学习按钮教它新的技能。目前各家都在智能语音助手的内容上下手,在用户体验上都缺乏亮点,市场上同质化的情况严重,谁能真正的突出重围,就要在抢夺用户的同时,真正给用户带来实质性的便利以及更人性化的操作。

    2018-07-26 16:33

  • 国内的FPGA厂商有哪些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国内FPGA厂商有百家争鸣之势。既有自主研发十多年,并收购美国CSwitch公司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le架构的京微雅格;也有曾经从事反向设计,在军用产品中颇具市场的国微电子;还有技术团队来自莱迪思核心团队的西安智多晶;以及被背靠紫光,并与国微电子颇有渊源的同创国芯等等。

    2020-03-03 08:00

  •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其频率干扰原理分析与解决方法的介绍

    的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当前,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局面,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1、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专用无

    2017-10-21 09:30

  • 5G的空口设计的需求与挑战与关键技术详细说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4G建设方兴未艾,5G 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其中,空口技术作为移动通信王冠上的明珠,是每一代移动通信区别的最显著标志,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演绎得最淋漓尽致的领域。随着3GPP

    2021-01-19 10:29

  • 六款主流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介绍

    随着电子电路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推出了各种功能先进、性能强劲的仿真软件。既然它们能百家争鸣,那么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各有优劣的。本文主要针对Multisim、Tina、 Proteus

    2020-11-02 06:46

  • “眼球追踪”、“动作捕捉”等VR交互方式的实现及其代表公司

    手势识别功能等。这种多种交 互形式并存的现状促成了 VR 交互方式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么多的交互方式当 中,哪些会成为 VR 主流的交互形式呢? 1、眼球追踪实现交互 大多数人认为眼球追踪技术是解决虚拟现实头显设备眩晕病问题的突破之 处。Ocu

    2017-09-13 15:36

  • 国产MCU替代国外芯片的分析

    系列的横空出世,加上ST、NXP、TI和瑞萨等厂商的助力,MCU从早期的百家争鸣,转向了以Arm Cortex-

    2021-10-25 10:36

  • AI芯片格局最全分析 精选资料分享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AI芯片的格局和特点,作者认为,在AI芯片领域,国外芯片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论是在人才聚集还是公司合并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而国内AI初创公司则又呈现百家争鸣

    2021-07-23 07:10